她,带着“熊猫”上两会
2024-05-19 13:41:46

最终的熊猫目标是让大熊猫回到野外

3月5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 ,她全国人大代表  、上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副主任侯蓉  ,熊猫带着大熊猫新生幼崽的她仿真模型 ,讲述了自己与大熊猫结缘的上两49图库澳门资料大全故事 。

她,带着“熊猫”上两会

“我第一次接触大熊猫是熊猫在1995年的秋天 ,有一只叫‘娇子’的她大熊猫,它出生后需要进行人工哺育 。上两当年,熊猫小小的她‘娇子’比我手上的模型还要小,体重只有70-80克 ,上两它的熊猫眼睛没有睁开,也听不到声音 ,她甚至不能自己排便 。上两”

她,带着“熊猫”上两会

“透过它腹部薄薄的皮肤 ,我甚至可以隐约见到内脏器官 。这么一个脆弱的小生命,你很难想象它却能发出非常惊人的叫声,仿佛是在发出要生存下去的强烈渴望  。”

她,带着“熊猫”上两会

侯蓉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称 ,2022年底 ,基地的大熊猫已有237只,而1994年只有18只,不到30年的时间 ,数量增长了12倍。

侯蓉始终认为 ,繁育大熊猫只是2024澳门马今晚开奖记录其中的一个阶段 ,最终的目标是让它们恢复野性 、回到野外,让野生大熊猫能够永久生存和繁衍下去 。

侯蓉携熊猫新生幼崽模型走上代表通道。图/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摄

尽力保全双胞胎

1974-1977年 ,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数量为2459只。而1985-1988年 ,开展第二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后,野外大熊猫数量仅剩1114只 。

随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大熊猫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从《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 ,到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再到大熊猫栖息地全面实施天然林禁伐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得以逐步深入。

1994年 ,研究生毕业后,侯蓉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工作。她面对的是人工圈养大熊猫最大的难题——繁殖。

“基地(加上动物园)当时有18只大熊猫 ,有三分之一是生病的,平均每年的死亡率高达近10% 。1987-2000年全国大熊猫每年的净增长率仅仅为1.04%,平均每年净增长的2024一肖一码100精准大熊猫数量只有不到1只,平均下来只有0.85只 。”

人工繁殖大熊猫 ,面临着繁育 、疾病防控 、遗传管理技术瓶颈等多个问题 。

“大熊猫无论是野外还是人工环境下 ,是有50%的概率生下双胞胎幼崽,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 ,有很大比例的雌性熊猫会放弃掉其中一只幼崽,而专注哺育另一只。”侯蓉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侯蓉发现 ,虽然在人工环境下被母亲放弃的幼崽可以人为饲养 ,但是由于缺乏熊猫母乳中的人工无法合成的抗体,被放弃的幼崽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难以抵挡各种疾病的侵害,从而导致夭折  。

“说出来可能不信,我们最后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攻克了这个难题 。”

“换猫” 。侯蓉介绍 ,通过利用合适的时机,交换熊猫母亲选择和放弃的幼崽的方法,让两个幼崽都可以吃到母乳 。通过不断的尝试后 ,侯蓉和同事们发现 ,需要分散它的注意力,方可进行交换 。

“换猫”成功,直接使得熊猫幼崽成活率提高了一倍。

侯蓉和熊猫幼崽 。图/受访者提供

除了幼崽存活难之外,还有遗传管理的问题。“野外的熊猫到了繁殖季节,由于窗口期较短,雌性熊猫会选择与多个雄性熊猫交配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繁殖成功率 。”

这样的习性 ,导致人工繁育的环境下无法判断幼崽的父亲是谁,就会产生因近亲繁殖导致的一系列基因问题 ,同样制约人工繁育熊猫的遗传质量。

为此,成都大熊猫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开发了很多很可靠的DNA分子标记,可以通过这个技术把大熊猫的父亲找出来 。“现在我们对一百多只大熊猫完成了亲子鉴定 ,这些鉴定结果已进入大熊猫的国际谱系,利用这个国际谱系,我们再实施大熊猫的种群遗传管理,所以目前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保持是良好的  ,是活体保存 。”

侯蓉刚到基地工作的时候 ,有不少患病大熊猫 。在大熊猫所患的各种疾病中 ,发病率最高的是“营养不良综合征” ,占所有疾病的15%。

这个疾病导致的结果就是熊猫持续性腹泻,身形消瘦 ,生长迟缓,夭折的概率很高,行业内将这样的熊猫称为“僵猫” 。

通过研究分析 ,侯蓉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疾病,并不是缺乏营养,而是“吃得太好了”。

“大熊猫是国宝,过去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它吃 ,牛奶、鸡蛋、牛肉 ,甚至在产子后给它吃花生炖猪蹄。”侯蓉回忆 ,从1937年开始圈养大熊猫 ,国内外都这么养 ,“好心办了坏事。”

于是,基地改变饲养方式 ,让大熊猫吃竹子 ,把过去的“好东西”全部取消 。“营养不良综合征”迎刃而解 。

“这些人工圈养环境下大熊猫出现的如疾病威胁等问题 ,野外仍然存在 ,所以大熊猫保护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却仍然是个长远的计划和任务 。”侯蓉说。

“没有一个直线运动的精子”

来基地后 ,侯蓉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大熊猫的精子时 ,感到异常惊讶 :没有看到一个直线运动的精子,这意味着精子活力差  、质量低 。

“因为繁殖效率低,有些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没有留下一个后代,这些个体也没有为种群发展作出贡献 。”

为此 ,侯蓉负责并具体实施了大熊猫基因资源库的建立 ,建成了国内外最大的大熊猫细胞库 、精子库,首次建立了大熊猫多类型干细胞库 ,为大熊猫珍贵遗传资源的保存探索了一条新路 。

“为熊猫保护提供另一套保险 。”谈到建立大熊猫基因资源库,侯蓉说道。

一次,成都发洪水 ,一只野生熊猫被冲下了山  ,当被发现时它已经死亡了。由于足够及时,基地的研究人员提取到了该熊猫的细胞和睾丸 ,并成功从睾丸中分离到了精原干细胞 ,目前实验室中已经可以通过精原干细胞将该野生大熊猫的精子细胞培养出来了。

“一只熊猫死亡之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那么它这个个体所有的遗传信息就会全部都丢掉 ,且无法恢复。我们现在采用了一个抢救性保护的手段,把它的遗传信息保存下来,未来甚至有‘再生’可能,甚至未来可以用它的精子来繁殖后代。”

如今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已经建成目前规模最大的基因资源库,大熊猫珍贵的遗传资源都保存其中 。基因资源库里包括大熊猫的精子库,现在存放的雄性个体超过50只 。

此外侯蓉介绍称 ,基因库里还保存了大熊猫的体细胞和系列干细胞 ,包括骨髓、脐带和其他组织的干细胞。

侯蓉在实验室中。图/受访者提供

“做基因资源库要趁早 ,华南虎和班鳖,就有点晚了  。”侯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年来 ,基地的科研成果不仅应用到大熊猫的保护上,还推广应用到华南虎、小熊猫 、丹顶鹤、绿尾虹雉、赤斑羚等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

华南虎最初的种源只有6只 ,由于种群数量太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近亲繁殖问题,再去做保护的难度就大多了 。

“基地在尽可能保护华南虎的遗传多样性,现在新生华南虎的样品都会送到基地去 ,基地承担鉴定工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不少华南虎的基因中已经掺杂进了其它虎的基因,需要筛选出来这些带有‘杂质’的样本 ,来让华南虎的基因更纯粹。”

目标只有一个,野外

“早年参与大熊猫幼崽育幼经历 ,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我在从事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也理解到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对野生动物保护是多么重要。”侯蓉说。

担任代表期间,侯蓉曾3次提交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议案 ,1次提交了修订《动物防疫法》的议案 。在这些议案中 ,侯蓉提出了要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建立野生动物疫病的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流浪动物管理,建立野生动物疫病的检疫标准等内容。

侯蓉领衔提交的31件建议 、10件议案中 ,有80%对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发挥了积极作用 。

“让大熊猫回归自然才是一切努力的终极意义 。与熊猫相伴,也是为了送它回家 ,回到真正的家。”侯蓉说 。

我国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放归野外的圈养个体数量尚少且尚未产崽 ,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对孤立小种群复壮发挥积极作用 。

在侯蓉看来,大熊猫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主要手段,而迁地保护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可自我维持的圈养种群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放归野外 ,复壮野外孤立小种群 。对于野生大熊猫来讲,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在于栖息地破碎化  。

侯蓉认为 ,大熊猫野放 ,是一个长期综合性的课题 。

“我们常说保护大熊猫 ,其实并非是保护大熊猫这一种动物,而是保护大熊猫所生存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需要加强栖息地保护,增强栖息地的连通性。但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并不是孤立的  ,它和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如果要想要真正实现让野生大熊猫能够永久生存和繁衍下去的这个目标,就需要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  。”

“近10年来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内的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已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的自然保护进入新阶段。”侯蓉说。

之所以选择带着熊猫幼崽模型走上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侯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个模型是日常基地向游客进行科普展示的模型 ,很多人并不了解熊猫幼崽,缺少基本的认识。”

“人们喜欢一个动物,并且爱上一个动物 ,最终成为保护动物的一份子   ,前提就是看见,我把它带上来,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看见这些可爱的动物。”侯蓉说 。

作者 :胡克非(chinanewsculture@126.com)

编辑 :胡韵

运营编辑:肖冉

(作者:澳门今天晚上买什么)